首页 > 数字报 > 专题 > 2021 > 2021滁州两会 > 两会要闻 > 正文

幸福生活的民生画卷

——“十三五”期间我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事业综述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

累计投入531.83亿元,滚动实施33项民生工程,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得以解决。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幼儿园545所,建设省级智慧学校示范校和实验校26所,累计资助家庭困难学生34.45万人次。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8.87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完成40.06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46万个。

到2020年,全市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到421.4万人,参保率达到101.6%。

……

一组组民生数字,一份份暖心答卷,浸润着民生温情,传递着民生温暖。

从2016年到2020年,市委、市政府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各项民生事业不断繁荣发展,各项民生指标不断改善。

优教育促成长,筑牢民生之基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十三五”以来,我市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地位,作为最大的民生实事来抓,切实履行教育工作职责,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财力、更多的精力支持教育发展,教育事业综合水平迈上新台阶。

抓均衡,推动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五年来,制定印发《滁州市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实施方案》和《滁州市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动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各级党委、政府真金白银加大投入力度,软硬件建设双管齐下,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实现公平分配、科学调置,所辖8个县(市、区)全部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评估认定。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我市坚持“幼有所育”,积极构建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大力提升学前教育办学水平,加快补齐学前教育发展短板。“十三五”期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幼儿园545所(公办幼儿园255所,新建、改扩建公办园共136所,普惠性民办园196所),在园幼儿120003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53%,全市普惠性覆盖率为86.24%。滁城城区A、B、C三类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补贴标准由700元、600元、500元分别提高至1100元、1000元、900元。

信息赋能,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广覆盖。积极实施“教育信息化跨越发展工程”,编制完成《滁州市智慧学校建设总体规划(2018—2022年)》,建设省级智慧学校示范校和实验校26所,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95所,城镇中小学智慧学校71所。全市先后试点建设“同步课堂”“在线课堂”200个,着力缩小城乡间教育差距,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录播教室、智慧课堂、电子阅览室等信息化试点项目和特色功能室在各地落地生根,形成特色。

此外,我市聚焦困难学生、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等弱势群体,全面强化控辍保学,建立从学前教育到大学全学段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累计资助家庭困难学生34.45万人次,发放补助资金6.44亿元,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稳就业保大局,巩固民生之本

在前不久落幕的滁州学院首届“生涯嘉年华”体验周活动上,5000余名在校学生通过科学测试、模拟人生、闯关奖励等形式,逐渐明晰未来职业定位。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校将不断探索就业指导创新模式,优化服务形式,为学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提供坚实的服务保障。

就业,关乎千家万户,关乎社会大局,一头连着百姓饭碗,一头连着经济发展。

回眸“十三五”,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8.87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完成40.06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开发1.46万个,累计开展技能培训10.59万人次,创业担保贷款发放12.05亿元,企业招工帮办47.6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左右。

数据背后是民生。五年间,我市始终把稳定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全市就业总量持续扩大、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做好顶层设计,为就业创业铺路。

密集出台《滁州市“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的通知》《滁州市就业工作要点》《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滁州市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等就业创业指导性文件,释放政策红利,稳定就业信心。

畅通就业渠道,为重点群体护航。

——针对贫困户就业,以创建就业扶贫驿站(车间)、招募认定就业扶贫基地、开发居家就业和辅助性岗位等为载体,以就业扶持政策为抓手,全市共建成就业扶贫车间68个,帮扶贫困劳动者实现就业15990人。

——针对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支付就业专项资金6.36亿元,帮助5.28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帮助1.66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消零。每年组织审核两批灵活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工作,为6万余人免费提供职业介绍。

——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建立1个AA级、3个A级大学生孵化基地,吸引创业团队140家,带动创业就业人数796人。建立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77个,为见习高校毕业生搭建通向职场的过渡平台,开发就业见习岗位6284个。建成大学生实习基地共41个,与全国70所高校展开了对接合作,吸纳全国大学生开展实习(实践)5800余人次。

强保障增福祉,满足民生期待

群众利于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

不让一个群众、一个家庭因遭遇急难而无法正常生活,不让一个贫困群众看不起病……五年里,我市把群众关心的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基本养老等民生大事小情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截至2020年10月底,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3.31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49.82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6.08万人,失业保险25.44万人,分别完成“十三五”规划任务的136.15%、117.84%、101.76%。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社会保险参保工作连续2年排名全省第一。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到2020年,全市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到421.4万人,参保率达到101.6%。住院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74.5%,普通门诊政策内报销比例达50.78%,大病保险筹资比例由2018年的35元提高至110元,人均增资75元,最低补偿比例由55%上升到60%。城乡居民慢性病由原来的26种增加至59种,职工慢性病病种由32种增加至50种。2020年7月1日,在全省率先上线“三保合一”信息系统,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一站式”结算。

“十三五”以来,农村低保标准从220元提高到628元,增幅185%。在全市114个乡镇(街道)设立了社会救助窗口,累计发放各类救助金34.5亿余元,保障困难群众1424万人次。全市农村特困人员月基本生活标准提高到900元,共保障农村特困对象1550772人次,发放特困供养金7.16亿元。加大临时救助力度,2016年以来共临时救助54887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9577万元。

同时,初步建成以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大力推进三级中心建设,打造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目前已建成城市社区226个、县级8个、街道11个、乡镇94个。成立大健康养老产业研究院,积极探索发展智慧养老,现有4个全国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街道,4个省级示范智慧养老机构,2个省级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项目。新增社会办养老机构22家,累计投入资金1.1亿元。

责任编辑:陈姝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版权声明 | 手机访问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滁州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3412015001号 皖ICP备11004325号-1 热线电话: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