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报 > 专题 > 2018专题集合 > 新时代 好少年 > 正文

张如义:持勇敢心 走成长路——中国文明网联盟·滁州

a3

 

张如义证件照 图片来源:滁州市教体局  

张如义,女,汉族,1999年11月出生,安徽省滁州中学高三14班学生

a4

 

张如义放学回家后便在厨房忙碌起来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这是顾城面对人生困难的生命准则,而对于张如义同学来说,这是她面对艰难险阻的最好诠释,也她面对生活不易的最好写照。

“如义”生活不如意,家境坎坷早自立

她叫张如义,可是人生十有八九不是那样如意。母亲先天性聋哑,老实的父亲也总是默默无语。家境贫寒的家庭只有更加勤奋的劳作,甚至在临产前如义的妈妈还忙碌于农田之中。这也直接导致了如义的降临并非那么幸运,与死神擦肩而过后,她呱呱落地,给这个死气沉沉的家庭带来了一丝久违的希望。父亲早年在外打工,收入微薄。外婆外公主动承担了抚养孩子的责任,让她在乡村田野上度过了一个美好纯粹的童年,也是外婆外公的善良淳朴在她心中种下了美好的种子,浅显但实用的道理让她一生受益。

随着年纪的增长,外婆外公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随之而来的上学读书的经济付出让这个贫寒的家庭陷入困境。幸运的是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之下,她有了进入城里读书学习的机会。新生活的开始往往伴随着挑战,离开了外婆外公的呵护,来到了完全陌生的环境,让她开始害怕起来。值得庆幸的是,学校老师的关怀让笑容重新回到她的脸上。

孝顺父母挑重担,逆流成长更坚强

小学后,她的生活完全自理,她问过爸爸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有家长接,而她要独自上下学,父亲沉默不语,自强的如义慢慢在适应中懂得父母的艰难。小小年纪她站在椅子上做饭,会洗衣服,年幼的她未曾抱怨。只是与母亲的交流是最大的障碍,母亲一字不识,对交流的强烈渴望让她开始试着模仿母亲的一举一动,常常逗得母亲哈哈大笑,幸运的是,不久她就掌握了与母亲交流的基本方法,可以与母亲用手语自如的沟通,甚至成为了母亲与他人交流的“小翻译”,令人感动之余,不免多了对她的怜爱。

一次她与母亲交流时突然发现母亲竟然不认识钟表,尚且年幼的她难过的哭了起来,她不能想象几十年来母亲判断时间的标准竟然是太阳和月亮,她也不敢想象没有声音的世界是怎样的无助与寂寞。她开始教母亲认识简单的字,从她的名字开始,教母亲简单的加减,用于日常生活,教母亲发短信,方便与家里联系,现在的母亲可以熟练的使用手机。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外婆半夜生病而不会量体温,她半夜从家里起来去外婆家只为让外婆安心。初二那年,家里唯一的顶梁柱父亲出了车祸,除了经济上的沉重负担,照顾成了更大的问题,她每天中午做好饭,在骄阳之下来回穿梭给父亲送饭,小小的肩膀仿佛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祸不单行,母亲也因甲亢住院,她充当交流的桥梁,一刻也不离开。她知道她是母亲所有的精神支柱,从手术室出来的那一刻,她和她的母亲都落下了眼泪,她觉得母亲受了委屈,而母亲是看到女儿后的安心。她时常担心自己上大学后母亲无依无靠,母亲也常常提起,满眼的不舍与担忧方是对她这么多年努力的回应,每当人们称赞他的孝心,她总是笑着说:“百善孝为先,这没什么,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罢了。”

正视困难不埋怨,果敢勇毅显担当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安徽诗人海子的一句名句,也是如义最喜欢的一句话,阳光的心态,积极的作为。她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识字不多的父亲不能够像别的家长一样陪伴孩子的学习生活,张如义没有埋怨过爸爸。在最需要父母陪伴的小学生涯,她独自面对重重困难,需要家长的报听写她改成默写,也正是这一份坚持才让她脱颖而出,小学六年几乎门门满分。上了初中以后,面对成绩的落差,她独自调整,在低沉了一段时间后勇敢的站了起来。体育测试800米,她从最开始的5分钟成绩,咬牙锻炼,缩短到了3分钟,她不愿服输,不妥协。中考以768(满分815分)的优异成绩考入滁州中学。高二的选拔考试她又凭借自己的努力考进了文科实验班,高考也以603分的成绩被211大学录取。最难能可贵的是,她一直开朗乐观,很强的组织领导能力,让她从幼儿园开始直到高中当了十几年的班长,更在学校的竞选中成为班联部部长,工作能力得到老师们的高度肯定常作同学们的倾诉对象。

“一个人生来不是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但你就是打不败他。”《老人与海》里的这句话让她明白,只有坚毅地面对一切困难,才能成就坚强的担当。她知道每个笑容的背后都是咬紧牙关的灵魂,她从特别在意别人目光到变得不再彷徨,她说过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幸运的是,生活的艰辛没有在她的心里留下什么阴影,而是让她坚强的以一颗勇敢的心踏实的走好她人生路上的每一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版权声明 | 手机访问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滁州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3412015001号 皖ICP备11004325号-1 热线电话: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