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报 > 专题 > 2018专题集合 > 改革开放40周年 > 壮阔东方潮 > 正文

处处皆风景 徐徐入画来

——我市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本报记者喻 松 本报通讯员钱朝阳

滁州,地处皖东,襟江带淮,南接金陵,北望中原,山水之形常现,四时之景不同。这里,吴风楚韵,气贯淮扬,自古就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滁州山、水、林资源丰富,大明文化、醉翁文化、儒林文化、孝文化、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多样性与互补性俱佳。去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实全市旅游业发展大会部署,以打造人文皖东和休闲滁州为总目标,以旅游业“五个一批”建设工程为总抓手,以旅游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打造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全市旅游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上下重视 高位推进

2017年6月22日至23日,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带队,市党政代表团赴江苏高淳和浙江安吉、德清三地专程学习考察全域旅游建设。6月24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市旅游业发展大会,吹响了全市旅游业发展的号角。

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市促进旅游业发展改革领导小组,由市长担任组长,常务副市长、分管副市长担任副组长,市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积极探索依法建立旅游综合执法体制,各县(市、区)均成立了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促进旅游业发展领导推进机制,将旅游业发展纳入党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等重点议题,积极研究解决旅游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县(市、区)还专门召开了旅游业发展大会,强化了旅游部门机构力量,建立了领导联系重大旅游项目责任机制。全市上下统筹协调、多方联动、合力兴旅的工作机制和加快发展旅游的氛围正在形成。

强化政策措施。继我市《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滁州市旅游业发展奖励办法》等系列政策文件之后,2017年7月,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将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的意见》,确立了全市旅游业发展的总目标、总思路和总任务。各县(市、区)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贯彻落实《意见》的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逐步落实了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和定向扶持资金。全市旅游业发展已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和县域旅游工作考核。

顶层谋划 科学引领

我市将旅游业列入全市中长期社会发展规划,确立了山水亭城、人文古韵、红色历史等多层面旅游产业定位。2017年以来,市政府先后印发实施了《滁州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滁州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规划》坚持全域旅游理念,以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和新业态为重点,确立了培育支柱产业、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目的地发展目标和“1个中心、3大板块、5条轴线、22个旅游集聚区”的“人文皖东”和“休闲滁州”旅游发展新格局。《纲要》以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等为主题,着力加强红色旅游景区、红色旅游小镇、红色文化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带动红色地区扶贫富民,打造滁州“四色”旅游红色篇章。

琅琊山旅游区顺应全域旅游发展要求,全面修编《琅琊山风景区总体规划》。琅琊区围绕“滁州古城”全新定位和“一带一线”总目标,编制了滁州古城文化旅游园服务业集聚区“十三五”发展规划和滁州古城文旅小镇建设方案。南谯区精心编制完成全域旅游规划,谋划西部山区和乌衣古镇全域旅游发展布局。凤阳县立足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生态休闲和乡村旅游编制的全域旅游发展规划通过评审,《小岗村景区旅游总体规划》及景区修建性详规编制完成。全椒县立足“大旅游”“大产业”和“大统筹”理念,编制了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及《全椒县文化生态环线旅游总体规划》等8个旅游专项规划,《全椒“国际慢城”概念规划与重点区块修建性详细规划》正在编制中。来安县科学谋划乡村旅游产业布局,打造“月亮”和“星星”工程,积极启动全域旅游规划编制工作。定远县《北沿山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一批旅游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全域旅游规划全面启动。明光市依据旅游资源分布,坚持规划先行,全力打造“124”全域旅游空间布局。天长市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细化区域规划设计,推动旅游产业布局“大功能相协调、小特色有区分”。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区)创建单位的全椒、南谯两地上下齐心,各项创建工程全面展开,并取得初步成效。

项目支撑 转型升级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实现旅游业大发展必须要有一批实实在在的项目做支撑。

全市旅游业发展大会以来,市、县两级围绕全域旅游发展大目标,以精品景区、新兴业态、精品线路、特色商品、领军企业为内容,以景区项目和新业态为重点,大力推动“旅游+”和“+旅游”产业融合,精心谋划培育“十三五”及未来一定时期全市旅游业“五个一批”建设工程项目共100多个,总投资1400多亿元,并由市、县两级党政主要领导牵头分层调度,强力推进。

“五个一批”建设工程中,“精品景区+新业态”旅游项目共有30多个,涉及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水利风景区、文保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农业生产、工业企业、体育健身等多个领域,拥有生态观光、历史文化、休闲度假、科普研学、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民宿旅游、商务会展、中医药、康体养生、户外体验以及城市综合体、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特色街区等多种新兴业态。其中,列为市级主要领导亲自调度的旅游重点项目有13个,总投资880多亿元。

滁州古城文化休闲旅游区、滁州明湖文化旅游园、滁州福囍文旅小镇、黄圩湿地公园、皇甫山旅游区、琅琊山仙居谷侠文化小镇、来安兴茂国际旅游度假区、天长金牛湖、定远江巷湖、定远古城、全椒慢城旅游区、大墅龙山国际养生旅游度假区、明光老嘉山运动休闲旅游区、女山湖古镇、凤阳山旅游区、明中都城遗址国家考古公园等一批重点景区和新业态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和培育中。琅琊山、小岗村5A级创建和韭山洞景区4A级创建工程加快推进。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在建各类旅游项目85个,总投资820多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旅游项目投资约32亿多元。报送滁州古城、来安兴茂、天长金牛湖等19个项目为全省“旅游升温战”2018年旅游项目建设“512计划”,由省旅指委跟踪推进。

突出品质 提升水平

旅游业吃的是“环境饭”“口碑饭”,一次点赞会让游人如织,一个差评会让多年努力付诸东流。全市围绕全域旅游发展目标,以旅游重点道路、旅游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片区(带)、重点乡村旅游点、重点旅游集散场所等为重点,持续推进旅游交通、道路标识牌、旅游停车场、旅游厕所、智慧旅游、品牌创建、服务提升等旅游公共服务提升工程,取得明显成效。

抓好旅游公共服务建设。一抓全域旅游畅通工程。全市持续开展旅游道路“最后一公里”通达工程,外部可进入性和区内网络化旅游交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二抓旅游导向提升工程。全市建成标准化旅游标识牌近600块、大型旅游公益广告牌15块、环滁西部山区大型旅游导览图1块,谋划实施全市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点旅游道路标识牌提升和全覆盖工程,计划再造170多块。三抓旅游厕所革命工程。2015至2017年全市旅游“厕所革命”工程累计建成106座旅游厕所,已完成检查验收和等级挂牌,同时新增谋划2018至2020“新三年”旅游厕所建设项目102个,其中2018年建设32个。四抓旅游停车场建设。“十三五”以来,全市累计建设各类旅游停车场近20万平方米,大小车位3000多个。五抓智慧旅游与信息化建设。全市智慧旅游工程于2016年全面启动,配合全省完成旅游大数据中心建设,推动三星级以上饭店、4A级以上景区重点场所实现无线WIFI全覆盖,市级旅游产业监测中心和市级诚信旅游监管平台初步建成,3A级以上景区视频监控与省、市两级旅游产业监测中心对接工程加快推进。市旅游资讯网与市政府门户网站“醉美滁州”专页实现对接;市级旅游官方微博、微信、APP、头条号、移动旅游问候短信、智慧旅游触摸屏等多个信息化平台全面运营,旅游形象宣传和市场营销推广不断扩大。

旅游产业提质升级。截至目前,全市A级旅游景区总数已达32个,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1个,国家级特色小镇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旅游小镇1个,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3个,省级研学旅行基地5个,首批省级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3个,首批省级精品乡村民俗客栈1处,省级优秀旅游乡镇26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29个,省星级农家乐165个,旅游商品生产示范企业43家,4家旅游景区入选安徽省首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提高旅游行业管理水平。认真贯彻《旅游法》等法律法规,组织开展旅游市场“利剑行动”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加大安全旅游、文明旅游、诚信旅游宣传教育力度,开展“六进”宣传引导志愿服务活动;启用全国旅游监管平台,进一步优化旅游服务功能;发布旅游诚信“红黑榜”信息,及时受理旅游投诉;全市旅游安全生产连续多年零事故。

res01_attpic_brief

琅琊山风景区一角。 记者卢志永摄

责任编辑:章舒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版权声明 | 手机访问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滁州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3412015001号 皖ICP备11004325号-1 热线电话: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