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报 > 专题 > 2018专题集合 > 改革开放40周年 > 评论 > 正文

从“跳农门”到进城不迁户

——三代小岗人谈四十年变化③

安徽日报特别报道组

小岗,这个中国农村改革起锚的村庄,昨天人们曾渴望告别土地,“跳农门”进入城市;今天,不断增加的含金量却令农村户口走俏,小岗村村民成为令人自豪的标记。

在城乡统筹不断加快的脚步声中,不同时代的小岗人做出不同的选择。

改革永远在路上,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这里薪火相传。曾经的先行者,已是精神矍铄的老人;中年一代正砥砺奋进;新一代小岗人开阔了眼界,瞭望属于自己的时代。

代代接力,小岗人正奔向越变越好的明天。

关友江:农村建设得越来越好

1978年实行分田到户“大包干”的十八位带头人之一关友江,曾有机会举家迁到镇上。如今,这个当年的“遗憾”,成为他津津乐道的“幸运”。

关友江今年73岁,现如今和儿子在村里经营“大包干农家菜馆”。4个子女中,女儿嫁到外地,大儿子务工,二儿子经营菜馆,小儿子在凤阳县工作。孙子辈大部分都在读书求学。

回忆起当年进城的机会,关友江记忆犹新:“1984年有个朋友到小西河镇买房子,4000块钱一套,他喊我一道,很心动,能离开农村当然好!”因为家里子女多,到镇上怕没稳定收入,他忍痛放弃了进城的念头。

凤阳县小西河镇,并不如它辖内的小岗村名气大。这个开启中国农村改革历史进程的名村,4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令“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的关友江心生感慨。

“幸好没去镇上,你看现在日子多好,农村空气好,吃得也好,住这么大院子。”6月25日,炎热的中午时分,记者来到小岗村“大包干农家菜馆”,关友江摇着蒲扇对记者说,谁能想到农村变这么漂亮?

这个农家乐是关友江儿子关正锦所开。院子里干干净净,栽种着各种花草,一些开得正热烈,鲜红的一丛丛。通往包厢的木头廊架上,挂着大大小小的葫芦,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显然,这是个殷实、兴旺的农家。

农民,长久以来都是受穷受苦的代名词。

“谁要能把户口迁到城里,那真是十里八乡又羡慕又嫉妒,吃上‘商品粮’了!”关友江回忆,那些年谁愿意当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受累受穷,社会地位不高。有能耐的人各显神通,想办法办“农转非”到城里去,回来走亲戚都神气得很。

改革不断消弭城乡间的鸿沟。

2006年、2007年,中央1号文件持续聚焦加强新农村建设。

2010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聚焦城乡统筹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1号文件又持续致力于以改革激活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在活力,促进四化同步发展,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分享现代化成果。

“2016年,村里启动‘三年大提升’行动,改善人居环境,提高村民获得感。”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介绍,去年以来东环路等一批大项目和影响群众生产生活“最后一公里”小项目齐头并进;规划建设村民新居1002套,近八成村民住进了新区,完成了通水泥路、自来水、天然气、宽带网络和亮化绿化美化……

“这几年没人把户口从小岗村迁走,很多姑娘嫁到外地,还把户口留下。”李锦柱介绍,随着农业税取消、国家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农民的获得感持续提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三变”改革实施,小岗村集体经济快速壮大,村民成了村集体经济的股东。

今年2月9日,小岗村村集体首次分红,4288位村民作为股东首次每人领到350元的分红款。2017年,小岗村集体经济收入820万元,同比增长20.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06元,同比增长11.98%。

发展,让农民挺起了腰杆,鼓起了腰包,脸上有了光。小岗村“一年越过温饱线,二十年没进富裕门”的尴尬逐渐成为过去。“不少当初走掉的人想把户口迁回小岗村,让人头疼。”李锦柱说。

“农村建设得越来越好!现在让我进城也不去,在农村多快活,没事出门闲溜一圈。”关友江咂摸着眼下的日子,全是享受。

严德双:创业很忙碌但很充实

两次南下到东莞打工之后,2007年,31岁的严德双决定回到小岗。

“一直打工感觉很枯燥,也不能打一辈子工。再加上那时有了孩子,就想回来干点事,也能照顾到家。”严德双回忆。严德双曾搞过葡萄种植,现与父亲严金昌一同经营“金昌食府”,两个孩子都在读书。

如今,严德双的农家乐已经营10年,他也成了40挂零的中年汉子。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小岗村,就曾到他家走访并称赞“农家乐、乐农家”。

“自己干,哪怕很小的一点事,也是自己的事,也有希望有奔头。”6月26日午后,送走了最后一桌客人后,严德双坐在“金昌食府”大厅的圆桌旁,心满意足地说。

1995年,年仅19岁的严德双跟村里亲戚去东莞打工。“同去的有十几个人,每年村里都有人出去,最多的时候五六十人。”严德双说,那时候种地赚不到钱,不出去打工怎么养家糊口?

2000年前后,我省现代农业刚起步,绝大部分地区还以粮食作物为主,农产品加工业欠发展。“小岗没有一家像样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土地还分散在农民手上。想日子过好点,只有打工一条路。”李锦柱说。

在东莞,严德双认识了来自湖南的一位姑娘,两人结了婚、生了娃。“因为老婆生孩子,中间回家里呆了一年。”严德双说,最多的时候他一年工资近2万元,顶在家种好几年地,也习惯了城市生活。

但严德双从来没想过在东莞安家。

“我是农民,总归还是要回老家,不管是种地还是干什么。”严德双回忆,2007年前后小岗村发展加速,特别是农家乐、观光采摘农业刚起步,让他有了回乡创业的冲动。2008年,在种完一季葡萄后,严德双靠“自己琢磨的厨艺”开起了农家乐。如今,餐馆让他年收入10多万元。

正是这一时期,国家对“三农”问题日益重视,发展要素越来越向农业农村倾斜,现代农业步伐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拉长,不仅改善了农村民生,还提供了创业就业空间。

“当初一起打工的,基本都回来了,在家开农家乐、浴池、超市。”严德双说。目前小岗村正全力建设小岗农产品加工园,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盼盼等知名食品加工企业已签约落地。去年全年小岗接待游客74.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2亿元,带动农民增收230万元。

经济越发展,乡村就越有活力,农民增收的步伐就越快。

农民和市民有什么区别?

“过去农村人到了城里东张西望,一眼就看出来了。”严德双说,刚到东莞的时候特别羡慕,心想要是城里人就好了,穿得光鲜,有正式工作,下班了逛逛公园、看看电影。

“现在轮到城里人到乡下‘东张西望’了。”严德双开玩笑说,慕名而来的城里人到了村里,看什么都新鲜,看什么都好,“肉啊、鸡蛋啊、蔬菜啊,都说比城里的新鲜、好吃。”

“你看店门口这条路,我出去打工的那一年还是碎石头路,后来铺上了水泥,前几年变成了柏油路。”严德双指着外面感叹,“生活就像这条路一样,越来越好了。”

总结回乡10多年的生活,严德双说:“每天很忙碌但感觉很满足。”他认为农村发展了,提供了创业机会,才有更多人选择“凤还巢”,“有事业,日子才有奔头”。

关勉:未来的生活在城乡间自由切换

6月的最后一周,关勉一直在紧张地复习迎考。关勉,关友江孙女,作为新生代小岗村村民,今年19岁,是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

扎着马尾辫,穿着简单的T恤衫和牛仔短裤,6月29日,记者在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见到了她。

“毕业后,你是想把户口迁到城市,还是留在小岗村?”记者问关勉。

“留在小岗村。”

“为什么?”

“我爸妈说过现在‘农转非’很容易,‘非转农’就很难了,小岗村政策比较好,每年还有分红。”

这是一个已经很难从外貌打扮上区分城市和农村人口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来到城市,即便有了稳定工作,买房安家,但农村户口是必须保留的。曾几何时这是无法想像的。

2015年,我省出台意见,要求建立与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相适应的教育、卫生计生、就业、社保、住房、土地及人口统计制度。

我省不断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增强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意愿和能力,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2017年,全省16个市全部出台市级户籍制度改革文件。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今年年底前我省将正式取消农村户口,统一为居民户口。

改革,不断打破城乡二元割裂,让各类发展要素自由流动。

“‘大包干’以前,我在外地干活挣钱,村里不给去,下命令让我回来,否则就要交钱抵工分。”“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的严宏昌说,那时候农民进城、坐车、住旅店都要开证明,不然寸步难行。

而今天,关勉入学的时候,已经不再要求必须迁户口,可以自由选择。“可以迁到学校,也可以留在原籍。”关勉说,宿舍6个人,有的是农村户口也有的是城市户口,完全没觉得有什么不一样,“也说不好自己是不是农民。比如我姐姐户口在小岗村,但她在凤阳县做小学音乐老师,还开了一个培训班。你说她算不算农民?”

现代农业的发展,户籍制度改革的持续推进,让农民日益成为一种职业,而不是身份的界定。是改革与发展,让新一代农民有了更多的选择和底气。

记者了解到,像严德双这样的“70后”小岗人,返乡后基本告别了农田。而一批“80后”却主动返乡务农。

今年31岁的杨伟,几年前从部队退役的时候才20多岁,却放弃了部队工作,也没有留在大城市,而是“回家种草莓”。现在他已经注册成立了小岗村新时代家庭农场,搞现代农业。务农的他在村里被人喊“杨总”或者“杨老板”。

“我是土生土长的小岗村农民,参军前也每天干农活。但现在与过去不一样,我认为我还是个农民,更多是因为我从事农业,农民于我是职业,而不是身份。”杨伟说,他给自己的定位更大程度上是新时代农村的创业者。

“今后生活在哪里都行,城市还是农村不重要,关键自己喜欢,有发展空间。”正在读会计专业的关勉认真地说,村里这两年引进了不少公司,毕业回村里工作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执笔记者史 力)

责任编辑:章舒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版权声明 | 手机访问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滁州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3412015001号 皖ICP备11004325号-1 热线电话: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