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报 > 专题 > 2018专题集合 > 新春走基层 > 正文

两千公里实地探访七个乡村:改革只有进行时 没有完成时

1月15日,新春走基层(安徽站)的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大包干纪念馆参观采访。

1月15日,新春走基层(安徽站)的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大包干纪念馆参观采访。

央视网消息(记者 孔华)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改革开放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视察,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2018年1月15日至20日,中央网信办组织的新春走基层活动来到安徽,在为期6天的采访中,记者们先后走访了皖北、皖西、皖南5市7个乡村,行程2200多公里,聆听了小岗村新一轮改革的故事,看到了革命老区金寨县健康扶贫政策的实效,感受到新安江山水画廊渔民拥抱“金山银山”走向富裕的现实。

 改革发源地凤阳小岗村:从分到合到融合

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在当年签下“生死契约”的“当年农家”回忆40年前一幕。

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在当年签下“生死契约”的“当年农家”回忆40年前一幕。

“要怕就不干,干了就不怕。”凤阳县小岗村,已经75岁的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豪气干云。40年前,他和其他17位小岗村村民签下“生死契约”,以托孤的形式,在小岗村开始大包干。1982年,全国才开始推广大包干。小岗村因此被称为“中国大包干发源地”,中国农村改革开放开始的地方。

40年后,同样是小岗村,种粮大户程夕兵已经流转了380亩土地,还帮人带种210亩土地。2014年起,程夕兵摸索机械化种植,几年下来小有成就,“不计算农机、厂房等投入,一年最少也有二十来万收入,遇到丰年三五十万元也不成问题。”程夕兵说。

靠大包干、分田到户,严金昌们吃饱了肚子;靠土地流转、机械化种植,程夕兵走向富裕。

小岗村的改革还在持续,从去年开始,安徽省首批选择11个县(区)13个村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试点,小岗村就是其中之一。小岗村的有形、无形资产折算成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个人股,4288名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人均股份705股,每股10元。

现在,严金昌除了是小岗村村民他还有了一个新身份——股民。

“时代在变化,改革不能停。十九大报告提出,振兴乡村,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这给我们吃了定心丸,加上这么多惠农好政策,我相信明天生活会比今天好。”严金昌对小岗村的未来充满自信。

革命老区金寨项冲村:健康扶贫让贫困户过上安稳日子

因病致贫的申术发在各项扶贫政策帮扶下住进了新房。

因病致贫的申术发在各项扶贫政策帮扶下住进了新房。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视察时说:“因病致贫、因残致贫问题时有发生,扶贫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兜底措施,在医保、新农合方面给予更多扶持。”

2018年1月17日,记者走访国家级贫困县、革命老区金寨县贫困户发现,随着健康扶贫各项政策的实施,贫困户看病、住院负担大大降低,因病致贫、因残致贫的贫困户过上了安稳日子。

“去年5月,我因为脑梗在镇卫生院住院,住了十几天花了2600多块钱,我自己只出了176块钱。”家住项冲村的申术发笑着告诉记者,他根本没想到健康扶贫政策对贫困户照顾力度这么大。

“去年9月,我在县中医院做了左腿包块囊肿手术,住院13天,花了5000多块钱,结果自己只掏了一两百块钱。”跟申术发家隔了七八里地的江传胜家也是因病致贫的典型,他告诉记者,他常年服用的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稳心颗粒也都能报销,每次买药只花几块钱。

因病致贫的申术发和江传胜之所以能享受优厚的报销政策,源于安徽省针对贫困户落实了“两免两降四提高”待遇,率先推出“351”兜底保障和“180”补充保障民生工程等健康扶贫政策。

数字显示:2017年,安徽省贫困人口住院平均实际补偿比例高达92.5%,较普通参保患者提高近30个百分点,慢病门诊实际报销比例超过95%。

健康扶贫直接缓解了成千上万贫困户小病拖、大病扛,看不起病的困境。

 山水画廊歙县绵潭村:绿水青山成金山银山

退出网箱养殖的新安江渔民走上了乡村旅游的致富路。

退出网箱养殖的新安江渔民走上了乡村旅游的致富路。

锣鼓阵阵,乐音绕梁,几十位身着艳丽服饰的渔民正在新安江水面先后表演踏盆捕鱼、撒网捕鱼、鱼叉捕鱼、鸬鹚捕鱼和巨网捕鱼,观者如痴如醉。

“这个踏盆动作看似简单,学会要三年。谢谢渔民朋友的精彩表演,请大家给点掌声。”这场大型水上风俗表演的主持人是一位80岁的老人汪昭荣。打了一辈子渔的汪昭荣在年近八旬时跨界转型为一位主持人。

2017年3月,歙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跟歙县深渡镇绵潭村合作,根据当地流传的“九姓捕鱼”的故事,邀请专业人士包装,推出了大型水上实景表演项目——九姓渔风。

“规模最大时参加演出人数有五六百人,规模小时几十人,从去年3月推出到现在,已经有几十万游客观看了这个项目,黄金周期间,最多一天要表演8场。参与表演的都是绵潭村渔民,看过表演的游客对这个项目评价很高,这也成为新安江山水画廊重要旅游项目。”歙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凌政介绍,旅游公司从景点门票中抽出部分利润跟绵潭村分享,参加表演的汪昭荣等渔民每个月有2000元左右的工资。

绵潭村紧邻新安江,这里的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祖祖辈辈靠打鱼为生。为整治新安江水质,保证下游富春江、钱塘江乃至整个长三角饮用水水质,2011年起新安江流域开始生态补偿试点工程,6年多来,当地政府先后投入近200亿元开展水面污染治理、网箱养殖退出、集中污水处理等整治工程。现在,新安江流域的水质常年都在二类以上。

打了一辈子渔的“汪昭荣们”因为网箱退养几乎失业,又因为九姓渔风过起了比以前更好的日子。

“不知是山浸透了江,还是江染浸了山,人到新安江,连眼瞳都被染绿了。”新安江如同一幅山水画廊,吸引了全国各地数百万游客。高山林、中山茶、低山果成为附近百姓增收的多种渠道,绿水青山成金山银山正在这里成为现实。

小岗村的强、项冲村的富、绵潭村的美正是中国农村改革创新的生动实践;正是改革进行时中的主人翁,他们正在加速动力,迈向小康富裕的新时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版权声明 | 手机访问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滁州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3412015001号 皖ICP备11004325号-1 热线电话: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