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报 > 专题 > 专题集合 > 江淮暖新闻 > 正文

20余年,奋战在传染病防治第一线

春日午后,记者走进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病区,这里离市区很远,十分安静。这里是很多人谈之色变的传染病病区,一般情况下,人们不愿来这个地方,即使去了,也会担心得捏着鼻子,捂着嘴巴。可就在这个地方,他已经工作了21个年头,他就是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曹文生。

肝炎、肺结核、艾滋……一提到这些传染病,人们都想躲得远远的。冒着被传染的危险,曹文生和他的同事用高超的医术消除人们对传染病的偏见,用暖心的行动温暖着传染病病人。日前,曹文生被省文明办授予“安徽好人”称号,记者也跟着他走进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看看一名传染病医生的工作日常。

20余年,他奋战在传染病防治一线

口罩、白大褂,这些是曹文生每天日常的穿着;洗手、清扫,这是曹文生每天坚持的习惯。对他来说,这不是对传染病的“害怕”,而是一份“专业”。病人初入院时,他会微笑着与病人握手,这一举动有时都会让病人一愣,可随后,病人会笑着握上他的手。

1993年,曹文生医学专业毕业,被分配至全椒县人民医院内科工作。1996年,曹文生被调至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工作。“感染科?”这一消息对曹文生而言,用现在的流行的话来说,“我的内心是拒绝的”。第一次走进传染病人的病房,年轻的曹文生充满忐忑,可看到同事们的认真负责,病人的笑脸,曹文生意识到,今后这是一份需要自己更用心付出的工作,“干一行就要爱一行”。

近些年来,一些重大传染病疫情不断发生,非典、手足口病、H7N9,还有人们谈之色变的肺结核、艾滋病……在应对这些重大疫情和传染病的过程中,曹文生和他的同事用辛勤的付出,守护着市民的健康,也护佑着我们城市的平安。

2003年,“非典”肆虐,整个社会陷入恐慌当中,为了救助患者,许多医护人员被感染,甚至献出了生命,感染科医生也站在了危险与考验的最前沿。在那段日子里,曹文生的妻子在上海培训,女儿还小,而为了工作,他主动被“隔离”,冲在第一线,没有畏惧,没有退缩。当有人提醒他危险时,他总是说,这个时候我们感染科医生不做谁来做?我市第一例疑似SARS患者就是曹文生诊治的。2009年,我市发生手足口病疫情,曹文生日夜工作,诊治了2000余例患者。20余年来,无论是非典、H7N9、肝炎、艾滋,他总是把救助病患放在第一位,奋战在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第一线。

危急时刻,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病人

与其他医生相比,感染科医生最大的区别就是风险较高,有被传染的可能,一些医护人员也因此不愿意长久待在感染科。曹文生常说,“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采血、扎点滴、做手术……对这些职业接触,他和同事认真负责;对待传染病患者,他们给予的也是一样的微笑,一样的握手,一样的嘘寒问暖。

有一天,一位50多岁的患者紧急入院,经检查,这位患者病情十分复杂,还出现了出血性休克,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作为接诊医生,曹文生当机立断,立即实施抢救。可就在抢救过程中,患者出现呕血状况,并将具有极强传染性的血液溅到了他的身上,在场的人都很紧张!然而,曹文生却继续有条不紊地抢救病人,抢救终于成功。

对于艾滋病,人们常怀有偏见,一些家庭甚至都会远离、抛弃病患。面对这些没有家属、朋友来探访,更谈不上陪护的病患,曹文生和同事常走到他们的病房,与他们一起说笑。2009年4月,医院一位30岁的患艾滋病孕妇说想一死了之,曹文生医生委婉问其缘由得知,患上艾滋病以后,周围的人都躲着她。面对这一情况,曹文生特意去产科协商沟通,并成功为她进行了剖腹产,挽救了两个生命,病人的康复成为了他最大的满足。      

(记者卢晓东 文/图)

图为曹文生医生在办公室。

责任编辑:陈姝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版权声明 | 手机访问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滁州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3412015001号 皖ICP备11004325号-1 热线电话:0550-3022685